焦虑时切忌不要碰这物 吃一口坏情绪加1倍!

酒,对于失意的人来说,可能是良药,毕竟有句话叫“一醉解千愁” 。所以古今中外,不少人遇到烦心事的时候,都会选择酒来麻痹自己,认为大醉一场就能获得重生 。但醒来发现依旧愁,焦虑的心情也并未缓解 。
事实上,借酒消愁只会让人愁更愁 。
酒精是糖或淀粉的变种,它不是食品,反而会变成一种毒品 。因为它可以破坏我们的脑细胞,刺激神经,损害大脑,使人先兴奋,而后抑郁,最后上瘾中毒 。所以说,酒精解忧的效果只是暂时的,大量饮用则会加重病情 。
美国营养学家表示,酗酒和抑郁往往会携手而来,有16%-50%的酗酒者患有抑郁症 。豪饮之所以和坏情绪有关联,是因为酒精会夺取大脑中的DHA,特别是在低脂饮食情况下 。因此,借酒消愁的举措不可取 。
除了酒精,这5类食物也会让人焦虑 。
1、咖啡
咖啡同酒精一样,似乎都能暂时满足我们的需求 。喝完咖啡,我们往往会觉得疲劳感消失了,精神也变得更振奋 。这是因为咖啡因刺激了我们的神经系统,引起了应激激素皮质醇的释放 。我们感觉的“更精神”,实际上不过是把我们带回到正常水平而已 。
除去这种提神的作用,咖啡对人体的副作用会更多 。一旦过量,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,反而会让人容易烦躁,同时也会降低性欲,并且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。
2、苏打饮食
包括苏打饼、苏打水等这些东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双倍的焦虑感 。它们不仅含有咖啡因,很多还含有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等 。美国西北俄亥俄大学专门研究过阿斯巴甜对抑郁症的影响 。发觉此甜味剂会致抑郁症患者病情发生明显恶化 。
此外,阿斯巴甜含有天门冬胺酸和苯丙氨酸 。其中,苯丙胺酸会降低安抚性神经传导物质“血清素”的浓度,即会降低性欲 。而天门冬胺酸则会火上加油,进一步刺激脑部,引发焦虑感 。
3、高糖食物
奶精,又称植脂末,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、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 。因具有香浓的奶味而被广泛应用于炸薯条、饼干、甜甜圈、奶酪棒和一些奶茶饮料等饮食物的制作当中 。优质植脂末可能不含反式脂肪酸,但流于市场的许多奶精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。
含奶精的食物除了会导致人发胖,还会让人增加焦虑感 。一项研究发现,如果人经常吃油炸食品、加工肉类、高脂肪乳制品和甜的甜品,那么患抑郁症的可能会比那些不爱吃这些食物的人增加58% 。
4、多味精食物
主要指那些加工食品,比如牛肉干 。牛肉干现在越来越被吹捧为一种健康零食 。但其实这类加工的牛肉干因富含谷氨酸钠(味精),所以味道更加鲜美 。适量食用味精有助于促使脑神经疲劳的缓解 。但是,过量就不行了 。
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,当摄入过多时,人体中的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,就会出现眩晕、头痛、嗜睡等症状,有人还会出现焦躁、心慌意乱的感觉 。
5、精制细粮(面食)
【焦虑时切忌不要碰这物 吃一口坏情绪加1倍!】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面条、白面包、意大利面等,食用它们也会破坏我们的情绪 。最近,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,女性若是在血糖处于较高值时吃精制面食,她患抑郁症的风险就越高 。因为吃下这些食物后,我们的血糖会迅速地升高,于是机体需要分泌大量胰岛素来分解这些糖,这一个过程中,人就会出现类似抑郁的症状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