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脉不通怎么调理按摩 打通冲脉的简单方法


冲脉不通怎么调理按摩 打通冲脉的简单方法

文章插图
第一步:确认穴位
冲脉代表两个运动方向的相冲,一种结果是冲击过头,造成分别向两个方向冲击运动,另外一种结果是相对冲击,也就是向空间的内部冲击,完整的五行空间相冲最终组成第三种五行空间,所以共同构成15个点位,所以冲脉经的穴位是15个,其具体名称为:会阴(任脉)、 气冲(足阳明)、横骨、大赫、气穴、四满、中注(足少阴)、阴交(任脉)、盲俞、商曲、石关、阴都、通谷、幽门(足少阴)、公孙(足太阴) 。
第二步:找准穴位
1、会阴 位置:在会阴部,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,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。
2、气冲 位置:在腹股沟区,耻骨联合上缘,前正中线旁开2寸,动脉搏动处 。
3、横骨 位置: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5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4、大赫 位置:当脐中下4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取穴时,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,将此线五等分,从肚脐往下五分之四点的左右一指宽处,即为此穴 。
5、气穴 位置:脐中下3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6、四满 位置:脐中下2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7、中注 位置:位于人体的下腹部,当脐中下1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8、阴交 位置:仰卧位,在下腹部,于前中线上,脐下1寸处取之 。
9、盲俞 位置:在腹中部,当脐中旁开0.5寸 。
10、商曲 位置:位于脐中上2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11、石关 位置:位于脐中上3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12、阴都 位置:脐中上4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 。
13、通谷 位置:位于人体的足外侧,足小趾本节(第5跖趾关节)的前方,赤白肉际处 。
14、幽门 位置:人体的上腹部,当脐中上6寸 。
15、公孙 位置:在足内侧缘,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。
第三步:按摩穴位
1、会阴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调经强肾、苏厥回阳、清利湿热,主治阴痒、阴痛、阴部汗湿、阴门肿痛、小便难、大便秘结、溺水窒息、产后昏迷不醒、癫狂之症 。
2、气冲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润宗筋、理下元、散厥气,主治腹痛;阳痿、阴肿、疝气;月经不调、不孕之症 。
3、横骨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清热除燥,主治少腹胀痛,疝气;小便不利、遗尿、遗精、阳痿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。
4、大赫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散热生气,主治阴部痛,子宫脱垂,遗精,带下,月经不调,痛经,不妊,泄泻,痢疾 。阳痿、早泄、膀胱疾病等 。
5、气穴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补益肾气、调理下焦,主治月经不调,带下;小便不利;泄泻 。
6、四满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除湿降浊,主治腹痛、疝气、便秘等胃肠病证;月经不调、带下等妇科病证;遗尿、遗精等生殖泌尿系疾患 。
7、中注 按摩手法:以指腹点揉、按揉,每次三分钟,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。
功效:可利湿健脾,主治月经不调,腰腹疼痛,大便燥结,泄泻,痢疾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