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减肥推拿手法 婴儿肥胖推拿什么地方


小儿减肥推拿手法 婴儿肥胖推拿什么地方

文章插图
婴儿肥胖病因病机
【小儿减肥推拿手法 婴儿肥胖推拿什么地方】 中医理论认为,肥胖之本在于脾气虚,三焦道路受阻,清不升,浊不降,气不化食化水,脂膏不得温运而酿成痰浊,流注于皮里膜外产生肥胖,是为本虚标实之证 。推拿时可辩证分型进行 。
气虚型肥胖推拿
主证:形体肥胖,按之揉软虚浮,面色苍白,少气懒言,喜静恶动,动则汗出喘渴,舌淡肝嫩,脉细弱,指纹色淡 。
治法:益气健脾,消脂减肥 。
处方:调五脏,补脾经,推上三关,捏脊,推上七节骨,运内八卦,开璇玑,顺时针摩腹,拿捏腹部,掌揉腹部,震按与冲击腹部,滚揉臀部,下推箕门穴,拿捏并顺经推擦四肢,擦腰骶,胸腹,肩背等,透热为度 。
痰脂瘀积型肥胖推拿
主证:形体肥胖,按之肿胀实滞,面浮或黧黑或?白,头重肢困,喜蜷卧,尿少,脘腹膨隆,或多食善饥,口臭,苔腻脉滑,指纹紫滞 。
治法:化痰排浊,消脂减肥 。
处方:调五脏,补脾经,退下六腑为主(如5或10次),推上三关次之(如1-3次);推下七节骨为主,上推为辅;运内八卦,掐揉四横纹,二扇门,耳背高骨,拿肩井,肃肺,摩揉关元;脘腹,腰臀,四肢的操作同上 。
婴儿肥胖推拿解析
气虚型肥胖 肥胖以脾虚为主,兼及五脏,影响全身,故处方以补脾经为重点久推,辅以推上七节骨,捏脊,推上三关共奏益气健脾之功;调五脏遍历五经穴,使五脏调畅,生克有度,脂运痰化而肥胖得消,均为治本之道;运内八卦,开璇玑,顺时针摩腹及下推箕门,其操作趋势为从上到下,并顺应肠胃蠕动方向,是消食化积,化痰利水之传统用法,而直接在脘腹,腰骶,臀部脂肪堆积处的操作,充分体现了推拿的局部治疗优势;顺经推擦四肢与脂肪沉积之腰骶,胸腹,肩背等处补中有泻,益气活血,散发热量 。
痰脂瘀积型肥胖 肥胖之实为痰,瘀,膏脂或浊物等当下不下,积于儿体而成,令五脏壅塞,三焦道路不通,故首调五脏以开闭塞,启三焦;实者当下,故以退下六腑,推下七节骨为主,宜重推久推,但气为津,血,膏脂之主,宜温宜补,故常规佐以推上三关和推上七节骨以防清下太过,损伤脾胃之气;运内八卦消气化痰,四横纹运脾化积,二扇门发脏腑止汗,耳背高骨豁痰提神醒脑开窍,补脾经治痰之源,肃肺治痰之器,拿肩井通关利膈,温运三焦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