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跷脉循行路线图片 阳跷脉的作用


阳跷脉循行路线图片 阳跷脉的作用

文章插图
阳跷脉循行路线图片
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 , 经外踝后上行腓骨后缘 , 经股部外侧 , 再沿髋 , 胁 , 肩 , 颈的外侧 , 上夹口角 , 到达目内眦 , 与手足太阳经 , 阴跷脉会合 , 再上行经额 , 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风池穴 。
阳跷脉的作用
阳跷主一身左右至阳 , 从下肢外侧上行头面 , 具有交通一身阳气 , 与阴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 , 主要使下肢运动灵活矫健;司眼睑开合 , 与阴跷脉交会于目内眦 , 故具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。
阳跷脉交会腧穴
阳跷脉交会腧穴有申脉 , 仆参 , 跗阳(手太阳膀胱经) , 居髎(足少阳胆经) , 臑俞(手太阳小肠经) , 肩髃 , 巨骨(手阳明大肠经) , 天髎(手少阳三焦经) , 地仓 , 巨髎 , 承泣(足阳明胃经) , 睛明(足太阳膀胱经) 。
阳跷脉患病表现
阳跷脉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 , 主一身左右之阳 , 若患病 , 则阳气偏亢 , 其外侧静脉拘急 , 内侧经脉弛缓 , 故下肢痉挛而足外翻 , 或失眠而目睁不闭 , 不能入睡 。
【阳跷脉循行路线图片 阳跷脉的作用】

    推荐阅读